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4章 王武卒 (第2/4页)
见。” 周建国对着这叔侄二人说道, “连弩一事,还需要加强改进。现在一次箭匣只能装二十发太少。至少要能改到四十到五十发。” 其实这个要求不是周建国瞎提的,连弩最早只有十发。 到后来的箭匣已经可以装五六十发了,这个可以大大增加士兵的作战时间。 用数量来弥补连弩射程没有弓箭远的缺点。 江林虽然犹豫,但还是行礼道, “臣下一定会加紧改良。” “制造的时候,按照寡人的要求,每一个零部件的大小必须一样”,周建国追问道。 这是周建国给江林提的要求,不需要做连弩的人,完全会做连弩所有的部件。 只需要每一个人,会做一个零件就可以,后期再由特定的人组装。 这样一来,连弩的制作工艺就被简化,而且量产效率更高。 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几把不同部位损坏的连弩,进行拆解以后, 可以组建出一个功能齐全的连弩,这样还可以大大降低连弩的折损率。 而且每一个人只做一个零件,连弩工艺的保密性又能保护。 这就是未来流水线作业的好处,这个周建国是要好好采用的。 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完全懂做连弩工艺的大师傅。 只需要会做每个零件的熟练工就可以了。 产能可以立刻提升数十倍。 江林赶忙回道, “一切都按照王上的要求,每一个人,只做一道工序。” 江瞻得知这个制作流程的时候,也是非常吃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