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_第1296章 对科技的投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6章 对科技的投入 (第3/4页)

被侵略者反而欣然接受。

    说到底这还是因为话语权被夺走了,我们开始被他们定义。

    其实我们这个文明可以完全的自给自足,还能出口西方各种商品赚取大量白银。

    难道这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度可以办到的?

    不要以为古代统治者就是傻子,其实我们从来没有过闭关锁国,一直都与世界的文明有联系。

    清王朝的王室甚至很早就在学习洋文,了解洋人文化了。

    只是国情不同,各有各的难处一样。

    当科技彻底落后以后,有的事情不是人力可能为的,也不是一个皇帝一道圣旨就可以逆天改命的。

    如果有那么简单,清朝的统治者难道傻吗?历史的最终结果就是没有办法。

    他们有他们的时代局限性。

    乾隆只是没有想到,蒸汽机会改变整个社会结构,甚至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但是当时乾隆的选择,无论从治国,还是从商业选择,都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我人工制造出来的东西,比你机器制造出来的还要便宜,我为何要去买机器呢?

    大清曾经‘永不加赋’,这项仁政的优势也瞬间变成了劣势,因为永不加赋让大清的人口快速飙升,本是一件好事。

    但也就失去了用科技提升劳动效率的动力了,更丧失了发展科技的土壤。

    此时周建国面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的天下那是地广人稀。

    各种煤矿,铁矿,铜矿一大堆,自然资源更是丰富,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

    而且此时还是亚热带气候,在没有化肥的前提下,农作物也远比后世的产量高。

    更何况如今的土地还可以进行休耕制度,进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