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7章 黄河的意义 (第4/5页)
缮河堤。m. 不是修一次,而是年年修,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人力财力。 甚至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也要开始修缮黄河,修黄河这事甚至已经成为了谁才是法理上正统王朝的标志之一了。 比如,元末时期各个地方农民起义四起,甚至在元军被朱元璋打的节节败退的时候,元庭还抽调了几十万人去修缮黄河,这个都是记录在册的。 可想而知,各个朝代对黄河的重视。 我们这个民族经常会做一些其他民族不是太理解的千秋功业。 因为我们在乎的不单单是眼下,真正在乎的而是子孙后代的福祉。 所以我们自古都有许多流传千年的水利工程,但是没有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是可以持续上千年的。 但是各个朝代还是选择去做了上千年的水利工程,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基因。 每一代人做的都是千秋大业,为了子孙的千秋大业,他们可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隋炀帝修了一条大运河被骂为昏君,污蔑他就是为了南下赏花。 可是一条大运河上千年来灌溉了多少良田?推动了多么繁华的南北贸易? 这就是典型的罪在当下,功在千秋。 黄河滋养了两岸亿兆民众,更是磨练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意志,更是一次次的逼迫我们走向大一统。 西方人只经历过一次圣经里的大洪水,他们没有这种每年都生活在洪水泛滥的恐惧之中。 欧洲大平原又被很多小山脉隔开,导致他们缺乏走向统一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