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4章 趁虚而入 (第2/6页)
为氏人。对于外来的部民,往往保留其原有的内部结构,由其原首领任伴造,部民中有的为天皇或皇族私有,分别名之为名代和子代。 在早期,这种制度倒也有积极的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 但到了如今,这种制度也变了样。 奴隶主贵族们直接霸占了最优良的田地,把平民也变成了自己的私民部民,土地兼并,甚至豪族之间的征战,也让社会十分动乱。 朝中掌权的苏我氏也意识到邻居大唐的先进制度,在不少曾经出使和留学大唐的倭人劝说下,他决定仿大唐制度,改革倭国,想要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苏我氏的革新,其实力度相当大,堪比大唐的贞观新政。 苏我氏的改革包括改年号、迁新都,向全国宣布改新诏书。 将都城迁到最繁华的贸易港难波,宣布土地和人民都归国家所有,所有部民成为公民。 并且仿大唐的均田制,推行班田制。每六年按照人口数班给分田,具体为男子三亩,女子为二亩,奴隶一亩,这些地死后要归还国家。 在中央,他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仿大唐设立中央和地方机构以及各种官职。 具体的就是中央设神官、太政官两大机构,太政官下辖八部省。太政长官为太政大臣。 地方上行政机构则设五畿七道,各地设国,国下为郡,郡下为里。 废除官位的世袭制,并实行征兵制。 改革力度之大,让得到消息的张超都为之惊叹。 这是直接废除奴隶制,并全面实行中央集权了。 中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