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732章 贞观元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2章 贞观元年 (第2/5页)

惊讶的安排,比如魏征和王珪这两个废太子李建成的东宫旧属,如今居然出任了尚书省左右丞,在左右仆射空置的情况下,成了尚书省实际主事人。

    马周出任了中书侍郎,崔干是门下省的黄门侍郎。

    当然新朝中备受瞩目的,还是李超。

    检校中书令、户部尚书,还有一堆的要职,每一个职位都权重无比。

    不少细心的人还发现,许多关陇旧阀的贵族,很多都靠边站了,尤其是在大唐建立期间,没有出多少力的那些自西魏北周隋朝沿袭下来的贵族,大多都只剩下了一个空头爵位,没有了实职。

    反倒是原来一直被关陇门阀打压的关东士族,却很受皇帝的重用。当然,势头最猛的,还是在大唐建立时和在秦王打天下夺嫡时立下大功的那些新兴军事贵族,和一大批来自底层的寒门士族和小地主阶层的士人。

    几方势力在贞观新朝中是新旧共存,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不过,关陇旧军事贵族和关东大士这两个旧门阀,和新兴军事贵族,以及寒门小地主士子这两个新势力,在朝中其实也是争斗的激烈,虽然没有公然的流血争斗,但背后的刀光剑影一样是激烈的。

    一批批的官员被弹劾审查,御史台前所未有的热闹,这里早成为诸方势力交战的必争之地,发力之点。

    各方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人脉,以御史台,以御史为刀枪,在前冲锋。把一个个的对手拉下马,许多有问题,自身不牢靠的,都在这一轮轮较量中倒下了。

    对于这种斗争,李世民一直在冷静的观看着,甚至可以说,这根本就是他一手挑起来的。利用关东大士来对付实力强大的关陇门阀,然后又亲自扶起了那群新兴的军功贵族们,又重用了许多寒门小地主出身的士子,用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