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732章 贞观元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2章 贞观元年 (第4/5页)

,甚至是小豪强,靠着隋末之乱,才打出来的。

    李超是秦琼义子,程咬金罗士信一大票军功新贵,那都是李超的叔伯。

    而那些完全是被李世民提拔,才得以在新朝中有了一席之地的寒门、小地主士子们,在朝中并没有什么过硬的靠山,过去他们都是以关陇门阀、关东大士族的幕僚从属等身份旁观朝政,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到朝政中来。

    但现在,大唐贞观朝的政治,也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

    他们急于摆脱过去,想要为自己争的真正的一席之地,挣得话语权,这个时候,也把希望寄托在李超身上。

    李超可是办过许多书院,大力推行造纸、印刷、著书修史的文宗大豪,他的那些举动,打破了一直以来大士族们垄断学术的局面,让他们这些过去上不了台面的小士族小豪强小地主阶层出身的子弟,也有了入朝为仕,在政治上说话的机会,他们希望李超能够为他们代言。

    但是。

    从贞观元年的正旦大朝会结束后,李超就一直在忙碌着,从所未有的认真干着实事。

    为李世民掌握钱袋子,为他掌管大唐这三千多万人口的嘴巴,为了近千万灾区人的生存cao心。

    以工代赈,营建汉京。

    四方筹粮,救济灾区。

    这样的忙碌,紧张而又充实,抛去了其它的东西,一心一意做事,时间过的非常的快。

    转眼间已经到了贞观元年的深秋。

    这一年北方确实旱情更严重,蝗灾也比去年更厉害,不过蝗灾虽严重,但却没造成什么大的损害,反而在李超的捕蝗计划下,把这些蝗虫变成了救命的食物。

    一年的时间,处于邓州的汉京城,已经初具规模,皇宫已经有了几分样子,皇城和外城和郭城,同样都渐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