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640章 五斗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0章 五斗米 (第4/6页)

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弄粮本,搞粮食计划限量供应,总得有个标准吧。

    “是不是按身份等级来分?”

    不管什么时候,阶级观念总是深深留在大家的心中。

    士农工商,士里又有贵族官僚读书人,这粮食借量不是是因此多定些?

    阶层、品级、身份、职业,这些都能划分出一个三六九等来。

    就如后世中国那些年月行的粮票,北京市民就按照不同的年龄、职业,分成了一百多个等级。

    而上海定量标准则按工种分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大中学生和一般居民中类七等二十七级。到后来,工种更是从一千三百零七个,增至七千二百九十九个。

    李打算不搞那么复杂。

    “只按年龄、性别来分,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划为男女两等五级。”

    至于定量,这个比较难定。

    以军队士兵为例,秦军规定,早饭半斗小米,晚饭三分之一斗小米,而如站岗这样的任务,早晚各三分之一斗小米。

    而汉军规定,从事重体力活动的士兵,一个月二石九斗三升粮,食盐三升。

    到了唐代,则规定一名士兵一天二升粮食为口粮。

    宋代禁军士兵月粮二点五石,厢军两石,到后期,禁军也只有**斗月粮,继而糙米充好米,小斗换大斗。

    虽然各个朝代的计量单位不一,唐军的军粮多以粟为单位,而粟的容重较少,约有六百到六百五,一立方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