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9章 独掌朝政 (第4/6页)
许多事情几乎都是出自李超的决策,杨恭仁已经在家养了三年病。 刘弘基和杜淹在朝中,也根本无法与李超并论。 本来,朝中就有所谓的李党,而这三年,李超更是借机在各部衙安插了大量的人手。李超做了好几任的科举主考官,既有改革前的主考官,改革后的两任主考官也都是他,朝廷两科一千名进士,虽都是天子门生,但也一样是李超的门生。 “老师,今年的会试又要开始了,还要多劳累老师了。” 贞观十二年,又是一年会试大比之年。 旧科举时,一年一科,但录取的人数很少,尤其是进士科。而如今新科举举行到第三届,三年一届,进士科更成为科举唯一正科,一届比一届受到重视。 皇帝虽在东京,但科举却依然还是在汉京举行。 去年底涌入汉京的举子,超过万人。其中有五千应考的举人,也有许多过来参观过来会友的举子。 今年的会试,依然由李超主考,而殿试,到时将由太子承乾主持。即将第一次主持殿试,承乾也很兴奋期待。 实行新的官吏制度和科举制度后,如今大唐的经制吏员编额大增,且多数由科举出身的士子,以及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吏担任。大量旧吏被淘汰,中央和地方官衙的办事效率都提高了许多。 现在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和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让吏这个阶层,牢牢的控制在朝廷的手里。过去那种地方豪强、地主把持地方吏治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