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7章 (第5/6页)
个襄阳的人,都知道了侯君集案。 也都知道了李超辞职之事。 等到下午的时候,报纸的影响力进一步展现出来。 国子监做为大唐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勋戚官僚子弟们的贵族学校,加之这几年朝廷重视教育,有把国子监做为吏员的培训学校,因此国子监的生员极多。 如今整个国子监拥有生员八千余,既有勋戚贵族官僚子弟,也有大量的寒门士人。他们在学校读书,受如今朝廷改革影响,学员们对于时政更加关心,毕竟他们以后多数人要成为吏员,将来甚至成为官员,而这时政,正是他们以后参加吏员考试科举考试重要的一环。 连国子监的老师们,都是当代有名的儒者以及不少衙门抽调来的能吏。 两大报纸把侯君集案一披露,特别是李超因此案辞职,引发许多把李超视为偶像的学生们的极度不满。 有学生号召,要联名上奏朝廷,为李相说话,要严惩侯君集。 半天时间,他们的联军书上就有三千多学生的签名手印。 然后讲武堂的学生们也不甘寂寞了。 国子监学生视李超为偶像,认为李超是大文宗大文豪,可他们讲武堂也一样视李超为偶像啊。 李相国可是讲武堂的总教官,而且还是大唐的军神呢,战无不胜,常胜将军,这些讲武堂的学员哪个不崇拜李超。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侯君集这样的军界耻辱,人渣、败类,当然得受到一致声讨。 讲武堂学生没有国子监多,他们有中军军官进修班,初级军官培训班,还有士官班以及少年班学员,加一起,也就千多号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