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8章 论功分封 (第2/5页)
稳固边疆。 “相国似乎另有高策?”李靖总觉得李还有更好的计划。 李笑了笑,“其实啊,也不是什么高策。” “相国何不说来听听?” 李心里确实有一个计划,那就是推动进行的州国制,或者说是州郡制。州为朝廷集权直辖,郡则为封郡,为诸侯领地封土,再对边疆的那些蛮夷部落,把他们纳入羁糜制内,将他们的地盘,统一编为区。 这样一来,州郡区,就形成朝廷的三个套环。最外的就是部族的羁糜区,然后是大唐封臣们的领地郡,再就是中原的朝廷直辖的州县。 一环套一环,羁糜区做为大唐的第一道屏障,然后是诸侯封郡,又夹在朝廷直辖州和羁糜区之间,起着缓冲和保护作用。 如代北河套等新收复的地方,靠近长城一线,可以设为朝廷的直属州县,比如说云州,朔州、蔚州、妫州、丰州、胜州等。 而在大同盆地和河套的北面,那些山区,则可以划为功臣们的诸侯领。至于更远的地方,则就可以迁置那些归附大唐的部落,让他们在那里放牧,设立羁糜区,也算是做为大唐的一个外壳保护层,缓冲区。 李积极的想要设立这种制度,并不完全是出于私心,也是为朝廷长远大计着想。 如今大唐基本上已经把中原传统的控制区都统一了,但如朔方河套代北等地,控制力弱,移民开也很艰难。 全靠朝廷之力来开,难。 但如果把功臣们分封到这些边疆外,做为朝廷的屏障,那么各功臣贵族们利用自己的实力,一起投入开边疆,这个力量可比朝廷自己规划投入要强的多。 到时大唐的边疆,一个个的贵族封地建起来,那就等于大唐边疆多了无数的要塞堡垒。 “定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