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0章 皇帝的话不管用 (第4/7页)
这就是事实。 从始至终,朝廷毫无损失。 甚至大赚特赚,先后从张家手里收了两次钱,不是一两百万贯,是上千万贯。其次,琉求开发以后,每年都在向中原出售粮食,而且越来越多,如今一年几百万石的粮食出售,价格还不高,这对朝廷来说,可是又一大好事。 更别说,开发琉求,大量移民,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往这边销售了多少商品,朝廷又得了多少税。尤其是这些年,琉求每年税赋的一半,可是都上缴了朝廷。 朝廷在琉求的开发中,出了什么力呢? 基本没什么,也就派了一个县令,后来升格为州,派了个刺史,驻了一点兵马而已。相比于张家的投入,朝廷基本上没花什么成本。 却得了琉求十几年来一半的税收。 而现在,朝廷连兵也撤了,官也撤了,税收虽然减少为三分之一,但琉求现在这么多人口,经济这么兴旺,三分之一的税,也相当可观,这可是没成本的纯收益了。 以前琉求可不会向朝廷进贡,哪怕是契丹这样的藩属他们进贡,一年又能进贡多少,撑死了进贡个几千匹牛马,能值几个钱? 尉迟恭头一次发现,其实太上皇的抱怨有些过了。 与其让琉求一直是块化外之地,让一群山夷统治者,朝廷一文好处都没有,为何不能让张超这样的功臣分封呢? 凭什么朝廷以前能让那些征服后的部属内附,把土地划给他们放牧,为什么就不能分封给朝廷功臣? 给那些内附的游牧部族,朝廷能收到税吗?他们能跟朝廷一条心吗? 他知道皇帝担心什么,很多皇帝都有这种念头,觉得蛮夷胡族,打服之后放门前,当条狗养着。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