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3章 元宝 (第4/6页)
贞观铜元,以及现在承乾新朝的大唐元宝。 大唐元宝本质上来说,已经不纯粹是传统铜钱了,这是一种半信用货币。以原铜钱的两倍重,却当原铜钱十倍,相当于增值五倍。 发行这种铜币,也是因为市场所需。今年的那次风潮后,许多百姓都对纸钞担了心,他们更信任金属货币。 虽然说许多商家为了生意方便,还是渐渐重新选择使用纸钞,可许多普通百姓,却更愿意用铜钱。 铜钱的需求量大增,但大唐的铜产量不高,却始终是制约铜钱铸造的一个瓶颈。哪怕朝廷已经立法,禁止使用铜制造铜器,也禁止铜外流,甚至军队里的火炮都采用铁。 又在贸易时从海外进口许多铜,可铜依然严重不足。 最终张超提出铸这种当十钱,然后限期把民间的所有五铢、开元通宝、贞观铜元都回收,改铸元宝。 这样一来,现有的铜却没增加,可铜钱铸币出来的货币量却能大大增加。 而另一方面,虽然这铜钱等于是升值,可因为毕竟也还是含铜的,比起纸钞,也能安抚那部分不信任纸钞百姓的心。 当然,为了避免百姓说朝廷抢钱。 张超也提出,百姓手里的旧钱,可以按一比五的比例兑换成新钱。实际上,百姓手里的钱并没贬值,也不会被朝廷抢。 通宝变成元宝,金银币也拟新铸金元宝和银元宝,一金元宝值十银元宝,一银元宝当十贯铜钱。 大唐的银产量极少,甚至不如金产量。因此过去很长时间里,金银之间的兑换比都在一比四五之间。不过这些年大唐对外贸易,大量的白银流入大唐。银存量大增,金银兑换比例也拉开了许多。 金银越来越值钱,金则比银更值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