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731章 皇帝的债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1章 皇帝的债主 (第4/6页)

了多少,对于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大唐来说,一年别说铸个三四十万贯铜钱,就算铸三百万,都一样不够使用。尤其是还有许多不法份子,朝廷这边铸钱,他们那边收钱就融了铸铜器倒卖。

    再加上有的土豪地主们,就喜欢把钱囤积起来,埋在地下窑洞里,宁愿铜钱在地下生绣,都不拿出来流通,这使得不论是金银币也好,铜钱也罢,都有一个黑洞,朝廷铸多少,都总是货币量不足。

    百姓们没钱用,不得不拿绢啊、布啊、粮食这些当成货币使用,去赶个集,要买东西,还得先从家里捎匹布或者带些鸡蛋鸭蛋,甚至直接抱只鸡去上集。先卖了鸡,或换了布,然后才能去买东西。

    正是这种钱荒的情况下,李记钱庄的庄票才会这么受欢迎。

    古典农耕社会,都读的圣贤书,却没几个学社会经济的,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经济财政,连银行都不知道建一个,更不知道发行信用纸钞的重要性。

    不过李超也不敢教这些人这些,这时代的人,都喜欢乱来。

    你要是教他们建银行发纸钞,这些人肯定敢没有准备金就滥发纸钞,到时缺多少钱就直接印钞,今年印一千万贯,明年就敢印三千万贯。

    看看宋朝的交钞,明朝的宝钞,还有元朝的纸钞,哪个不是这样,发行到了后面,一千贯一万贯,都当不得铜钱一贯,好好的一样东西,被他们弄的臭名昭著。

    再好的经,给歪嘴和尚也是念不好的。

    如钱庄这样的,其实还是私人经营,朝廷监管的好些。不过李超自己对于钱庄的经营方向,把握的还是很好的,没有搞的太离谱,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