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644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第3/4页)

一边说,一边王玄策还走到桌前,从桌上拿起一只成年蝗虫,“相国请看,蝗虫的气孔在腹部,如果埋在土中,就会隔绝空气使其无法呼吸,让其闷死。”

    不过王玄策的沟坎活埋法,被上官仪反对。

    “相国,沟坎法有缺陷。有史书记载,晋人刘聪捕蝗以沟坎法埋之,但蝗虫不死,又从土里钻出来重新祸害庄稼。所以我以为,沟坎法灭蝗,最后还是边烧边埋。夜间在挖好的沟旁点上火堆,引诱蝗虫飞入火堆烧死,然后把扫进沟中掩埋,或者把捕到的蝗虫扔到水里淹死!”

    李超笑着听他们献言献策。

    “你们的办法都挺好的,但还有一个地方有些不足。捕到的蝗虫,怎么能埋掉烧掉呢?这可是能吃的啊。灾情发生,到处缺粮,蝗虫混合米稻和谷糠、野菜等,可是能做成救灾饼的。”

    “可以用挖沟坎,然后夜间烧火引蝗虫,以网捕捉,然后拿去用碾碾成粉碎,拿去晒粉,再加工成救灾饼。”李超补充了几点。

    真正等蝗灾起了,那时能捕到的蝗虫,估计得几百万上千万石之多,这么多蝗虫若加工成救灾饼,得救活多少人啊,怎么能浪费呢。

    不过李超对于沟坎火诱法,依然不是很满足。

    因为这种捕蝗法,其实是在蝗虫已经完全成虫的时期去捕。

    这种时候的蝗虫可是很会飞的。

    要灭蝗虫,主要还是应当在蝗虫还是卵和幼虫的时候。蝗虫还是虫卵,那么蝗虫就是不动的,是死的,去挖出来,挖一点他就少一点,根本不会逃不会跑。

    其次蝗虫在幼虫之时,会爬,但还不会飞,只会爬和跳跃,这时捕捉也比较合适。特别是在早上,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