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183章 白袍薛礼和霸气测漏的天可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3章 白袍薛礼和霸气测漏的天可汗 (第3/6页)

中大夫。就是他父亲,薛轨,也曾任隋朝襄城郡赞治。

    不过因为父亲早亡,因此家道中落。他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寒。

    若不是十余年前,朝廷推行新政,地方大兴教育等等一系列新政,薛仁贵连书都读不起,更别说后来结婚娶妻了。

    薛礼小时读了几年免费的小学,然后在家种着家里几亩地,有空时在工坊做些工。妻子柳氏十分贤惠,常劝丈夫要出门建功立业,重振门楣。

    两年前,薛仁贵从河东家里出来,本来是想来辽东投军。但朝廷用兵高句丽,都是征召的南北衙精锐,并不招募他这样没经验的。后来盘缠用尽,他又没脸回家,恰逢见到李家辽南封地上招募卫队。

    他便应募报名,最终通过,成了李家辽南封地旅顺港巡逻队的一员。

    在辽南做护卫,待遇确实还不错的。

    只不过薛礼一心想着建功立业,衣锦回乡。如今眼看着辽东战事结束,他最终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准备参加朝廷的武举考试。

    朝廷的武举考试是一年一试,从军队和民间选拔优秀的苗子,入讲武堂学习,为军队培训优秀军官。

    如果能进讲武堂,就能当上军官,将来就有机会上战场立功。

    他甚至想着到了讲武堂,说不定还能得到赵王的亲自教导。据说当年第一次武举考试时,赵王就在考试时直接收了四个学员为亲传弟子。

    现在王玄策、高侃、上官仪、刘仁轨四人,都已经成了开国侯了。

    多少年轻人心中的崇拜对象。

    不过武举虽不如文科那么难,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年一试,可一年也只录取几百人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