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1章 国公府 (第3/6页)
到矿山。 所有人都不会成为奴隶,都会有工作,会有薪水。 他们的孩子,年满三岁,须进入琉求各地城镇中的学校托管,从小开始接受汉化教育。每年的寒暑假可以回家呆一段时间,要一直到完成小学六年教育。读完小学后,由张家给他们安排,天赋较好的,去读技术学校,条件差点的,直接去船上当见习水手、去工坊里当学徒工。 总之,山夷人的下一代,必须要全面汉化,甚至要让他们与他们的父母、家族、部落,与他们的传统割裂。 只有这样的山夷,才是好的山夷。 当然,马上要开拓吕宋、渤泥等地,张超也需要很多人。 若是这些归附的山夷里有不配合的顽固份子,或者是威望较高的那些酋长首领等,张超会把他们送去吕宋、渤泥等地,让他们去开拓屯垦的。 几十万最后归附的山夷,这样分一分,也就差不多都能安置了。 虽然相比直接将他们当成奴隶卖掉,可能损失上千万,但若能安置好,也一样能转化为琉求的人口,对于张家的壮大,也是一样的。 “这些山夷怕是不好管。” “不好管也得管,简单粗暴的手段是不行的。现在中原移民是越来越难了,哪里还有的人可以大量往外移。我们必须得吸纳那些征服之地的土著蛮夷们,这样才能不断的壮大我们的封地。” “要记得给这些山夷推广官话,让他们学习说汉话。还要实行保甲连坐制,每个山夷安置点,最后是数个不相关的部落安置在一起,每处几十户就够了,别安置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