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9章 (第4/6页)
同时,朝廷的盐务公司行盐引,因为缺钱,所以早了许多盐引。如今,这些的盐引,李家手里握的最多。 因此,现在的李家,其实是大唐最大的盐商。 而现在李家明显不再只满足于为朝廷销售盐,他们还准备直接生产盐。虽然戴胄觉得,在如今朝廷的盐专卖制度下,盐商产的盐,必须得卖给朝廷,然后统一调度,看不出李家直接掌握盐生产的作用,可是他还是觉得,李此举大有深意。 而铁与煤矿,就更加重要了。 李家的冶铁炼钢,拥有的大唐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单是那一次性能一炉炼出几百斤钢液的本事,就不得了了。而据说,这种炼钢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平炉和焦炭。 平炉据说非常复杂,炉体庞大,还得有蓄热式的火焰炉等等,但关键的还是得以煤炭加工成的焦炭为燃料,不然温度上不去。 李记的钢铁厂,大大提升了大唐钢铁的产量,尤其是钢的产量,优质的钢材,使得朝廷的军备性能大大提升,铠甲、刀枪等性能都大大提升,同时成本还下降了,更关键的产量上升。 连带着犁耙锄铲等农具,以及锅壶剪刀等用具,都更精美且更便宜。光一个李记钢铁厂,每年向朝廷提供的钢铁和税收,都是相当惊人的,这是朝廷重点关注的工坊。甚至因为其技术极先进,朝廷还曾有官员提议要把这钢铁坊收购为官有。 若不是因为这钢铁厂是李的,说不定还真可能被官有了。 隋朝的时候,朝廷曾经规定,矿权全部收归国有,经营采取的是瑶役制。但到了唐代,则允许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