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984章 自信过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4章 自信过头 (第3/4页)

法,很激进,但却又很有长远见地。李说的对,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只适合于南北朝这样的战乱时期,适用于隋初唐初这样的开国之初。那时田多人少,地多荒芜,因此朝廷推行均田和租调庸,才符合局势。”

    “但我大唐一统天下,今后随着时间展,人口会大量扩增,可田地却扩增不了多少,尤其是朝廷根本不可能制止的了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时间越往后移,就会有更多的百姓失地,有更多的百姓将不再能分到足额的田地,甚至根本就分不到田地。”

    “我们不但要着眼于现在,还要放眼于未来。人无无虑,必有近忧。均田制现在合脚,但这只脚却在一直长大,如果我们不提早准备好更适合的鞋,那么我们就穿不上鞋,强行穿旧鞋,只会伤到脚,甚至让我们无法走路。”

    李世民想通了这些后,脑子里的观念也就转过了弯来。

    他不是那种固执的皇帝,而是能够明白形势,迅扭转改变。

    既然这个摊丁入亩的两税法,比均田制的租调庸制更好,更能让大唐长治久安,那他有何理由不用?

    他心一直记住的是李那句话,如果推行摊丁入亩的新两税法,大唐的江山起码能保五百年无忧。

    五百年,听起来似乎不好,但李世民是一个现实的人。

    他觉得五百年,其实已经足够好了。两汉不过四百余年,而李说这新法能保大唐五百年江山,足以让李世民动容了。

    一个永不加赋,让他意思到,这句话,起码就能为大唐多延续一百年。

    但就算永不加赋,可只要推行新法,并保持现在的新政,那么朝廷一年将有八千万财收,哪怕减去天灾可能带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