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89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7章 (第4/5页)

还多是山城,不管大小,都非常的险要。加之他们又是半渔猎国家,因此这些辽人也是相当彪悍的。

    总的来说,高句丽人其实兼有汉人的城防防御体系,又有草原人的那种全民皆兵的骑射本领。

    再一个,辽东非常远,离中原很远。

    这让粮食军械补给非常困难。

    打仗,打的还是钱粮,尤其是粮食。

    当年杨广征辽,几乎是发天下之丁运粮,南方的一些地方,运一石粮食到辽东,路上要耗费七石,这个耗费得百姓承担,还因此耽误农时。

    正因这样,才会有隋末大乱。

    最先在山东起义的王薄,当时打出的旗号,就是一首歌,无向辽东浪死歌。这首歌里最后两句,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如去辽东战场白白送死,那相比之下被造反官军杀头又算得了什么?zWWx.org

    隋不完全是因征辽而灭,但征辽却真正动摇了隋的国本。

    隋朝先后四次,哪次不是三五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动员,可都没成功,李超手里才五万人马,就这么打过去?

    太天真。

    “老黑,我们现在一没粮草,而没足够的军械。”

    “够去辽东的粮草就行,我们就地取粮。”尉迟恭还是不肯放弃。

    “因敌就粮,说的容易,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没有谁愿意这样做。粮食都没有就去打仗,这是不负责任。况且,辽东的情况你知道,那边多山城,尤其是在辽河东岸,辽东城,安市、建安、扶余等诸城,都是相当坚固高大的,我们五万人别说平辽,可能连一座辽东城都打不下。”

    高句丽吞食辽东之后,全力经营辽河防线,沿着辽河,一直到辽东半岛的南端,建立了一条千里防线,连接上上百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