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447章 皇恩浩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7章 皇恩浩荡 (第2/6页)

百文钱,除此之外,别无他赋。

    农民们其它的开支则是种子、肥料,还有耕种折旧,牛马使用等开支。相对来说,哪怕粮食卖的最便宜,只要不遇灾,这一年都能有不少存余。

    对于百姓来说,永不加赋,真是一剂最让他们放心的良药。

    总田赋和总丁税一直固定为三千万贯,但大华不断开疆拓土,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平摊下来的赋就一直在不断的降低。

    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开拓红利,哪怕不移民去边疆,百姓也能得到非常直观的好处收益。

    对百姓来说,还有一个最大的福利是摊丁入亩,丁额固定。

    过去丁税占大头,一家有几个丁就得承担几个丁税和丁役。有的时候,役甚至比税更负担重。

    在拥有的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家里人丁越多,则负担越重。

    百姓无法承担这种压力之后,就会自然则然的少生,甚至生了也会溺婴弃婴,甚至送孩子去出家,及至卖儿卖女为奴。

    那些出家的,卖为奴的,过去实际上根本就不能算是国家子民,对国家毫无益处。

    国家的人口达到一定程度就涨不动了,根本原因还是土地不足,负担太重,于是百姓自己调节了人口增长。

    而现在,一个永不加赋,让百姓的田赋大大减轻,甚至可以说,纯田赋来说,甚至不及过去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

    而一个摊丁入亩,不需要再承担免费劳役,更是大大的减轻了百姓负担,解放了生产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