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5章 (第2/6页)
的都是前代的史,并没修本朝史。崔浩修北魏国史,因为“暴扬国恶”,并且把《国史》刊刻在石碑上,任过往的行人品评,于是被人拓跋焘杀掉了。 “你觉得太武帝为何杀崔浩?”李超问。 马周先看了看四周,他们现在李家的亭子里,四周很开阔,仆人离的很远。m.zwWX.ORg “崔浩之死,不单纯是国史的问题。崔浩其实一直是太武帝的重臣,甚至是心腹。许多事情,太武帝不方面直接出面做,便都是授意崔浩去做的。比如打压太子,比如诛佛,再比如汉化等等。” 马周对历史很熟,对北魏国史也深有研究。 对于崔浩的死,有自己的看法。 这种看法较深刻,远非普通的流传说法。 “国史之狱,崔浩只是主修,实际修史的另有官员,可最后只有崔浩被满门抄斩,其余修史的官员甚至都没处死。”李超叹道,“其实崔浩之死,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北魏太武帝的汉化改革所引发的反扑。当反扑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太武帝便只能牺牲了崔浩。太武帝后来,曾经发出过感叹,崔浩可惜,悔之晚矣!” 李超今天跟马周说崔浩,并不是单纯的谈历史人物。 而是崔浩这个人,和李超很像。 北魏太武帝,是个有雄心的君主,和李世民很像。他在崔浩等谋臣武将的帮助下,统一北方。又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打击佛教,发展国力,使得北魏空前强大。 不过他的这一系列改革,自然也引起了旧势力的反扑,佛教势力还有北魏的鲜卑贵族们,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