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2章 (第5/6页)
他的话说,他堂堂镇军大将军,卢国公,居然才两条船。 怎么样也得有个百八十条船才行吧。 “十万贯一条,你想要多少都行,不过就是得排队。” 李倒巴不得多卖些船出去。 程咬金非常鄙视李,他也是船厂的合伙人,虽然这样的合伙人有一百多个。可身为合伙人,自然也知道造船的成本和利润。 这样一条船,成本不到五万贯,李卖十万。而事实上,现在想要买船得排队,要么就加钱提前,如果想要立马拿般,实际上得出到十二万贯。 “咱们得再建一些厂子啊。”程咬金一边感叹船厂暴利,一面又为船厂产量太低而不满。事实上,现在制约船厂产量的,还是在材料方面。 李记船厂实行的是规范化的零件生产,登州和其它几个港口的船厂,其实是组装厂。 一条八百料的三桅大盖世,其实只要十天就能组装好。 因此,真正限制了产能的,还是各种部件的生产,龙骨、船桅、船板、风帆、船锚等等。这种生产模式下,产能和效率都提高了许多,但现在购船的人太多,依然导致忙不过来,材料的供应不足。 “还是人工不足啊。那些配件厂子,缺人。”李无奈。 船只组装确实快,但那些原料加工成半成品,却非常需要时间的。比如木料,从采伐到加工,得以年计。毕竟木材要采伐要运输还要干燥等,缆索、风帆也得收获麻类再加工制作。 船厂不缺资金,但缺的是人,再有本钱可没有人,建再多新厂子也没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