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4章 得十钱而不死 (第3/6页)
很不错了。” 张超觉得汉京百姓生活压力大,可柯庆却觉得他们很幸福。 温饱,仅这一条,就是柯庆区别好与坏的标准。 隋朝的开皇盛世之时,长安城的外城墙甚至都还没有修建完成,城里依然有大量的空置坊区,百姓在那里面住粮食,甚至在里面建起窝棚,许多贫民在那里生活,形成一片片不在官方登记里,却实际存在的贫民窟。 可在汉京,却很少看到乞丐。 基本上,都还是能维持温饱。 虽说汉京生活成本高,但朝廷在城郊建有许多廉租房,房租很便宜,配套的设施却不少。 有学校有医院,还有配套的公厕和澡堂,甚至有专门安排人做卫生清洁。本来应当是贫民区的城郊廉租房区,却很干净整齐,也治安良好。保甲制度下,大家都盯着邻居,谁要是有不法行为,会马上被上报。 而人如果能维持温饱,谁又愿意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呢,大家也愿意活的有尊严。 孩子们送入里坊学校读书,大家们周末甚至也去学校听讲课传经。 “在汉京,一人一天最基本开支差不多二十文钱。”柯庆告诉张超。 不少官吏士兵读书人,都已经开始习惯三餐,但还是有不少普通百姓依然习惯两餐。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丝一匹。 如果是家庭条件好的,一日三餐,一天可能要食米两升。但如果条件普通点的,一天只吃两餐,一天才吃一升粮。 而朝廷雇工做役,标准口粮是一天两升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