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143章 铁杆庄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3章 铁杆庄稼 (第2/6页)

都是按着户籍确定学籍,广南的只能在广南考,而交州的只能在交州考,宋平县的就只能在宋平县考。

    这一个制度,使得科举考试的时候,广南的许多读书人都跑回原籍考试去了。而这些人,却又占据了广南汉人士子中的多数。

    许多在广南经商啊,办庄园的地主、商人们,他们的籍贯依然还在原籍。虽然纳税的时候,朝廷按他们在这里的产业,照样征税。但科举就不行了,他们必须回原籍考试。

    “今年考中的那些秀才,官府是怎么安排的?”李超问。

    杨师道抚着胡须,不知李超为何这样问。

    “按朝廷的规定,录取的秀才,要在县学中进修学习,只有拿到足够的学分才有资格参加州试的科试,科试中取后,才能参加州试正式考试。”

    李超点头,这些他是知道的,甚至这些还是他为朝廷设计的科举改革新制度。

    所谓的进修学习,就是指考中了秀才之后,必须的一个条件。

    毕竟科举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吏,大唐对于县试的参考条件还是放的比较宽松的,年满十四岁,身家清白的良民,就可以参加县试。

    这个身家清白的要求比过去也降低了许多,过去的身家清白讲的是三代无犯罪记录,而且过去工、商子弟是没资格考试的,更别说那些贱籍之人了。

    而如今放宽了条件,只要父兄无犯罪记录,本身是良民,就算是工商之子也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只不过加了一个年龄限制,十四岁。

    当初加这个年龄限制,也是考虑到虽会有天才,但年纪太少肯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