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城情事:标枪篇】(24) (第39/42页)
祯年只能收到三百来万银子,合不到一千来万粮,只是永乐 年的五分之一不足,户部的仓库能跑耗子,大耗子啊。然而,从百姓手里收上来 的,却是永乐年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有些地方跟民国时期一样加派了几十上百 年,甚至有的地方加派到了崇祯二百多年。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崇祯要百官 捐银组织守城,全京师上下大小官僚们哭爹喊娘自称砸锅卖铁才捐出来才十几万 两,李自成进城后拷饷拷出了七千万两银,是崇祯年入的二十来倍,把他自个儿 都吓了一大跳。这还只是京城一地,整个大明朝啊,税都收到官僚们的腰包里了, 前线打仗的将士几年不发薪水,口粮都得自己想办法,就这百官们还见天儿哭穷, 崇祯爷这哪是明思宗啊?明明是明惨帝。他要是知道了这事儿恐怕要跳起来打土 豪劣绅了。公帑都钻进一帮米虫的腰包里了,这才是大明朝完蛋的根本原因。" "姐,你知道的还真多。"韩进对这美妇人佩服至极,要说事情,他大概都知道, 但是这么详细的数字他就不了解了。 "我平日没事干就喜欢看史书。"周雪梅接着讲道:"所以你看,官僚体系 的确有这个问题,但是你知道崇祯之前的大明朝是怎么解决的么?""这个还真 不知道。"韩进摇摇头。 "政治的核心在于制衡,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美妇人看着韩进的 眼睛道:"明朝建立以后,朝堂分成三个派系,勋贵、文臣和阉党。这三个派系 相互制衡,皇帝居中做调停人纵览大局,所以基本出不了什么乱子。英宗土木堡 之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