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5章 突生波澜 (第2/4页)
时的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对其诞下的福王朱常洵也是"爱屋及乌",反观皇长子朱常洛自幼便是不得万历皇帝宠爱,深宫生活也是一直如履薄冰。 一直到了万历二十九年,迫于群臣的压力,万历皇帝才不得不将长子常洛封为太子,但"国本之争"并未就此落下帷幕,福王朱常洵并未前往封地就藩,而是依旧居住在京师。 皇太子朱常洛的处境尚且如此,皇长孙朱由校的处境更是"无人问津",遑论其年幼丧母,幼年经历比之其父还要凄苦。 在王安看来,正是因为这样的幼年经历,朱由校方才格外重视"亲情",例如刚刚继位便是将刘太妃迎至慈宁宫,位同太后;对于异母弟信王朱由检的些许"逾越"也是放任不理。 "大伴多虑了,朕还没有这般脆弱。" "朕只是担心老王逝去,会令得大同这潭死水,再起波澜.." 不多时,天子清冷的声音在暖阁之中悠悠响起,令得老太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 难怪如此,天子虽然"重情",可却不是优柔寡断之辈,原来是担心代王故去以后,会造成时局不稳,继而让关外的蒙古人抓住这个可乘之机。 毕竟近些天,无论是宣大总督杨肇基亦或者新任的三边总督孙传庭都不止一次的上书,言说关外蒙古蠢蠢欲动,尤其是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及其麾下的察哈尔部更是虎视眈眈。 昔年辽镇局势尚未崩盘的时候,彼时还有些青涩的林丹巴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