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明_第1192章 谁著史(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2章 谁著史(下) (第2/4页)

"怡亲王"那般。

    不过朱由校也知晓眼下时机还不成熟,只得将这个想法压在心间,待到日后再说。

    "老师可有人选?"

    半晌,大明天子朱由校的声音再度于南书房中响起,令得房中正襟危坐之人都是下意识的挺直了腰背,目露殷切之色。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名列阁臣,执宰天下几乎是每一个大明官员的梦想,但只可惜绝大数人蹉跎一生,也是难以与其产生半点交集。

    一般来说,每一位阁臣致仕之前,都会向皇帝推荐一下"继承人",这些人选便会被皇太极列为重点考虑对象,成为下一批的阁臣。

    但不知是前任首辅周嘉谟和次辅朱国桢上了年纪,忘了"举贤"这件事,还是有意而为之,他们离京之际,却是没有举荐任何一名臣子,继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天子迟迟没有增补阁臣。

    从理论上来说,"阁臣"皆是由朝中重臣增补,他们这些人眼下能够出现在南书房中听政,自是拥有了"入阁"的资格。

    一念至此,纵然是一向淡泊名利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工部尚书徐光启也是呼吸急促,喉咙发干。

    他们十分清楚,大明这座腐朽不堪的巨船在身前天子的带领下,定然能够焕发新的生机。

    届时他们作为天启朝的"宰辅"也会永载史册,谁谈论起这段历史,都绕不开他们的名字。

    "臣请陛下,乾纲独断。"

    正当南书房中众人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