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23 (第2/4页)
又突然跪下,说:“小使还有一件机密要事,需上奏天皇陛下。” “哦,你有机密要事为何来奏于朕不奏于高丽王?”轩辕凌恒道。 崔敏浩道:“此事涉及天朝一位大臣,我王如何能擅专?” 在场大臣无不吃了一惊,涉及大原的大臣,不知是哪一位。 轩辕凌恒凤目闪过凌厉之色,说:“是何人何等事,使臣这般慎重?” 崔敏浩见诸大臣在场,似不敢说,轩辕凌恒说:“但说无防。” 崔敏浩仍然不说,按理,此时皇帝应该好奇,遣散了人,然后在个把心腹陪同下见他一人的,可轩辕凌恒没有这么做。 轩辕凌恒道:“既然你不愿说,此事也就做罢。” 崔敏浩哪里能做罢,忙掏出一封信来,说:“这是我王交给我的信,是天朝的那位大臣写给我王的。” 在场诸位大臣不禁心惊,大原的大臣怎可私下写信给番国国王?就算高丽国不算是有威胁的大国,这也是极其不妥的。 但见那信封上写着几个遒劲潇洒的字:【和戎狄,国之福,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这是出自中的典故。晋悼公时大夫魏绛提出并实施的“和戎之策”,这是华夏第一次与周边少数民族主和团结的尝试。魏绛提出了“和戎五利”,而这“和戎之策”实施后,大见成效。 至现代提出的“和谐社会”,其实也正是出自这个典故,当然这是外话。 轩辕凌恒见到这封信,如梦中一模一样,不动声色让人打开念。 御前中书舍人承担这个责任,他展信念道:“大原征北大元帅定国公魏延青至高丽国王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