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_第1658章 潼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8章 潼关 (第3/4页)

以后,潼关的战略价值便突显了出来,函谷关则被废弃了,潼关成为了关中防御体系上最为重要的一环。

    司马氏之所以放弃都城洛阳而迁都到关中,看重的恰恰就是潼关武关这样的要塞可以帮他们抵挡并州军的雄师,从黄河防线被突破之后的一溃千里便可以看出,司马氏的军队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在无险要的情况下和并州军进行抗衡了,如果继续地固守无险可御的洛阳的话,司马家可能就交待在洛阳了。

    所以退守关中,迁都长安,已经是司马家逼不得己的最后选择了,而由潼关武关和蒲坂津构筑的防线,也成了他们最后的屏障,只有守住潼关等这些关隘,才能让司马家苟延残喘下去。

    胡奋倒是恪尽职守,到达潼关之后,他严密布防,认真备战,积极地构建潼关防线,表现地格外卖力,毕竟胡奋是司马家的死忠分子,和并州军有着杀父之仇,所以胡奋是不可能向曹亮的势力投降的,他和司马家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司马家卖命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前途出力。

    邓艾率领大军杀来的时候,胡奋如临大敌,将所有的兵力都调到了要隘处,对潼关进行了严密的防御。

    出乎意料的是,邓艾居然把中军帅营扎在了麒麟山下,这里距潼关的关城不过五六里的距离,站在关楼之上,并州军的营地是一览无余。

    邓艾此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