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变局(四)【二合一】 (第7/10页)
原来,颍水郡虽然被诸国联军攻陷,但郡内仍然有不少英勇反抗的义军以及地方县军,当这些魏国的健儿得知他们魏国的君主赵润竟御驾亲征,亲自在大梁抵抗诸国联军的进攻时,遂纷纷自发向大梁聚集,这使得赵润麾下的总兵力,从最初的约三十万,逐渐增加到三十五万,且仍在持续增加。 不得不说,「君王赵润御驾亲征」这件事,实在是给予了魏人莫大的勇气。 在得到了约五万的新生军后,赵润命卫骄、周骥加紧对麾下士卒的cao练,并选拔其中的佼佼者,编入「雒阳禁卫军」,作为抗拒诸国联军的主力。 而另外的二十几万民兵与游侠,则全部编为「义勇军」,作为雒阳禁卫军的协从军,协助后者抵抗诸国联军。 也不晓得是魏国民风彪悍所致,亦或魏人大多都是天生的战士,总之在近两个月魏军与诸国联军的战事后,许多此前从未有过战场经验的民兵或者游侠,在鲜血与死亡的磨砺下,迅速成长,陆续蜕变为合格的士卒,以至于诸国联军虽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却始终无法攻破魏军的「大梁防线」。 当然,其中冶城的贡献举足轻重,冶城的工匠们日夜赶工,为魏军打造了不计其数的战车与军备,逐渐将那二十几万民兵武装起来,甚至就连梁郡的妇孺,亦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或为士卒缝补甲胄,或为军队制造箭矢、弩矢,所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莫过于此。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诸国联军在近两个月内毫无建树,虽然在此期间,似楚国的项娈、项末以及齐国的田耽、越国的吴起等人,一次又一次率领军队进攻魏军,试图打开局面,但就总得来说,这些位将领的攻势,皆被魏军给挡了回去。 不可否认,近两个月魏军与诸国联军的交锋,异常激烈,有时候一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