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朝议亲征【二合一】 (第6/10页)
今日的朝会,除了例行公事般的汇报外,依旧还是对「救不救援大梁」这件事的争论。 说实话,看着底下一帮臣子在那争论不休,赵润这些日子已经有些看够了。 要知道,最早在楚水君率领大军攻陷整个宋郡之时,魏国雒阳朝廷这边,才刚刚收到了有关于「昌邑沦陷」的消息拢共是两个方面的密信,一方是成陵王赵、抚宋特使崔咏等负责尽可能拖延诸国联军的参战方,还有一方,则是青鸦众。 两者相比较,青鸦众送抵雒阳的日期,要比成陵王赵等人派出的加急信使还快上一日。 当时,雒阳这边就隐隐感觉苗头有点不对劲,感觉楚水君似乎比预估地更加心急地攻打他魏国。 并且在那个时候,雒阳朝廷就开始为「救不救援大梁」而争论不休,一连争论了八九日,非但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反而前线的局势却变得愈发的危及在这八九日内,楚国楚水君率领的诸国联军,兵分几路侵入魏国的颍水郡,在短短数日之内,就攻陷了颍水郡的半壁,除郑城、安陵、鄢陵、陈留等少数几座大县仍在殊死防守,其余中小县城,根本无法阻挡楚国军队的洪流。 诸国联军凭借着绝对的人数优势,几乎是即日克城,即早晨到达某地,下午便攻克该地城池,攻势着实凶猛。 而在得知以楚国为首的诸国联军攻势如此凶猛的情况下,雒阳朝廷内的诸位官员便争论地愈发激烈,可即便如此,诸朝臣的意见还是没能达成一致。 因为每个人彼此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价值观与观察事物角度的不同,自然会出现分歧,这也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