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荣华富贵_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08节 (第7/9页)

一篇和扶贫有关的文章出现在了第三期报纸上。

    此时京城里已经出现抄报员了。

    和后世相比,每期报纸的印刷量不算大,只有两千份左右。但对比此时的印刷物来说,两千份已经很多很多了。只是这两千份中大约有一千份会送去各地的官衙,在各地进行张贴。剩下的京城权贵还要分一分。实际上用于售卖的报纸并不多。幸好就是各地衙门都新安排了张贴报纸的地方,有识字的平民真想读报,还是能读到的。

    报纸的职能从后世那种方便大家获取信息变成了一种来自朝廷的威慑。

    朝廷似乎在说我有这般利器在手,虽然平时只是浅浅地用一下,但谁要是敢和我玩舆论,我奉陪到底。

    在万商看来,这哪里是她记忆中的报纸啊。

    不过对于此时的人来说,每个月都会印两千份新报,这个效率还是极其惊人,刻印肯定是做不到的,找人抄录或许能做到,但那就需要大量的识字的且字迹工整的人埋头苦干,难度绝对不低。

    因为报纸上不乏好文章,买不到报纸的人就只好自己抄录。不多久就出现了抄报员这个行业,供落魄书生赚一点笔墨钱。虽然经由抄报员这么一抄写,时效性是彻底没有了,但报纸上的文章却因此流传得更广。

    思玉的文章毫无疑问写得好,哪怕她写的只是如何治理一县之民——考虑到此时的贫困度,基层的百姓全是贫困的,所以扶贫就变成了扶一县之民——在某些人看来这个立意太小了。但慧眼识英的大有人在,清风院直接把她的文章列入了教材中。

    哦,清风院就是皇上登基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