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0章 吐血的庄貔貅 (第2/4页)
时的景泰年才1.79文,平时不过六七文左右,嘉靖初年胡广大荒盐价才涨到二十八文到三十二文,还是比我大宋便宜,种花家2块钱一斤的价格更是不知道比大宋的盐价便宜了多少倍。 但是!如果每文钱都折合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那大宋40文一斤的盐价就差不多要跟美丽的风景线那边4.49美元一斤的价格持平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盐是生活必须品,这玩意的价格弹性很低且没有替代品,价格增加或者降低,对于销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换言之,这玩意便宜了你得买,贵了你还是一样要买。 12块钱一斤盐的价格,对于大宋的百姓来说绝不是什么便宜的价格,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少吃盐或者干脆不吃盐。 而盐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 所以赵桓才会打算在食盐上折腾。 “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山中食无盐。” 赵桓曲指敲了敲桌子,说道:“朕近日读到东坡先生所写的《山村绝》,其中这两话,实在让朕感触颇深。” “盐这东西,朕的后宫里面不缺,朝堂上的诸位卿家也不缺。即便是普通的乡贤士绅,也不缺这东西。” “可是普通的百姓呢?” “四十文一斤的价格,有几个百姓能吃得起?” 大殿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哪怕赵桓说要多搞几个盐场,扩大食盐的产量,其实这话也就是说着好听而已,真正实行起来,还是千难万难—— 想要扩大产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