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不能耽误官老爷们投胎 (第2/4页)
说完之后,赵桓又将目光投向了吏部尚书李若冰,然后竖起食指,说道:“一个月,朕给你们吏部一个月的时间去调派人手,要不然,岂不是要耽误这些官老爷们投胎?” 一听赵桓这般说法,李若冰顿时在心里破口大骂起来—— 不能耽误这些官老爷们投胎?这种事儿还特么有不能耽误的?简直就是彼其娘之! 再说了,如果现在的官场还是之前的官场那还好一些,毕竟以前不缺冗官。 可是自打靖康改制之后,这官场上就已经变成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本尚书上哪儿去找两千多的官吏出来? …… 赵桓已经下定决心的事情就不会改变,所以靖康六年开春的大朝会就变得跟往常的大朝会有些不同—— 足足六、七十个官员戴着锁枷上朝,数量占据了够资格参加大朝会的官员总体数量的近三分之一,几乎都快赶上金兵围城时的那一次了。 而且这些官员今天少一个,明天少两个,几乎每天都在减少,接着又会有新面孔出现在他们原本的位置上。 剩下三分之二没牵扯进空仓案的官员也都各自阴沉着脸,表情就好像死了娘老子一般难看。 实在是太丢人了。 衍圣公府彻底完蛋了,而且还拖着他们大大小小的盟友们一起完蛋,牵连到朝堂、地方的官员、小吏多达两千余人,是从大宋立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大案。 如果再把那些官、吏的亲眷和牵扯其中的“乡贤士绅”们全算上,就意味着靖康五年的“空仓案”会株连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