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客_第3章 公元756年夏天,城市在细雨中倾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公元756年夏天,城市在细雨中倾倒 (第20/28页)

镇,我就再三说不可以。现在永王“叛乱”,他一定会败。我愿为您分忧,平定永王。

    高适立刻被封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高适没有告诉皇帝,他曾经与永王李璘的谋士李白携手漫游,为他写过“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皇帝也没有告诉高适,永王李璘,幼年丧母,是他每晚抱着睡觉,亲自养大的孩子。

    高适在十二月时到达广陵,开始训练将卒与永王李璘在润州的水军前线隔江对峙。他沉沦草泽四十多年,直到四十五岁才考中进士,但进士之后依然毫无建树。快五十岁那年,他放弃了在长安的官职到哥舒翰军中做了掌书记。从此,别人的跌宕起伏都成了他险中求富贵的机遇。天宝十五载(756年),哥舒翰兵败潼关,被迫投降安禄山,高适却回到了长安,沿骆谷道找到了往成都去的玄宗,说明哥舒翰兵败缘由,并由此升任侍御史。肃宗继位之后,高适又跑去灵武,说玄宗分封诸王子的不妥,于是再升御史大夫。

    天宝三载(744年),四十出头的高适还是无所事事的一介白衣,与李白、杜甫在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射猎论诗,饮酒观妓,同是天涯沦落,一度引为知己。但那都是从前的事情了。记忆可以随结果篡改,他必须劈开过去的自己走向妄想了一辈子的辉煌。

    至德二载(757年)的二月十日,在润州准备渡江的李璘忽然看见江对面扬州江边树起“讨逆”大旗,延绵江岸。他惊惧非常——去年十二月,他率水师下扬州是老皇帝玄宗的命令,按肃宗登基的册命约定,“奏报难通”的江南地区,依然归玄宗管辖,他下扬州的事情,父亲也必定已经通报哥哥。他的水军在抵达当涂时曾经遭到吴郡采访使平牒回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