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0章 (第2/3页)
画板和铅笔,在动笔之前,袁天辰还要请教袁亦松几个问题。 “舅舅,稻田里的水有多深啊?” “通常水田里的水,深度在一尺左右。” 袁天辰又问:“那么,水田里的泥土,和田坎的高度比例呢?” “田坎通常比水位高半尺。” 也就是说,水田里的泥土,距离田坎的高度,大约是一尺半。 “那么,耕地与插秧的时间,相隔又是多少呢?” “只要气候合适,随时都可以,当然,必须水田里有足够的水分。” 这时,袁天辰又有一个全新的想法,他问:“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一块水田已经耕好了,随时都可以栽种,只要里面有足够的水就行。” “你可以这样认为。”袁亦松肯定的回答。 然后袁天辰站起来,信心满满的对袁亦松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他的印象中,不论是犁地还是栽种,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如果能用机器取代,那么就能大量节省人力,让这些人力去从事其他的工作,正好弥补因为人口数量下降,而人力不足的问题,一举多得。 回到房间里,画了一个机器人的上半身,方方正正的,标上尺寸,然后把两只手臂的前端,设计成两个钳子,可以用来抓取东西。 机器人的下盘,装上和坦克一样的,轻型轮子和履带,然后又在两条履带的中间,加上一个类似于犁头的东西。 这样cao作,只要田里有足够的水分,犁地和栽种就可以同时完成,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绝对的提升效率,而且cao作者只需要一个人。 初步的设计图画好了,袁天辰看了一会之后,觉得又有些不不对,这个栽种机器人,有两个cao作臂,栽种时是双向型的,后面的犁头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