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_第5章 锦毛姐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锦毛姐呢 (第3/5页)

你懂传销,所以我没和你具体解释。”王雱道。

    “咱家米不多,你不会真的把咱家害了吧?”小萝莉仍旧不放心。

    “咱家米呢?咱爹官那么大,他的职田呢?”王雱惊悚了。

    所谓职田是大宋高薪养廉的一种政策。公田的田产权是国家的,不过譬如老王在舒州任职,舒州公田当中产出的粮食,会按照一定比例算老王的补贴。

    这相当于后世的绩效奖。根据官员的能力,如果公田产出的粮食越多,拿到的“分层”就多。这个收入但凡地方官都有,然而京官没有。

    这种宽容性政策有利有弊。的确能一定程度提高官员积极性,但在没有足够监督的情况下,有些积极过头的官员,他也能为了自己收入最大化,依托服役条例,大量从民间抓壮丁服役。

    就是让老百姓放下他们自己的活计,义务劳动来种植官田。这样一来,最大的剩余价值就落到了积极过头的官员手里,并且是合法的。

    大宋官员就是贪污也不会死,何况是合法化应用政策。于是就此,民众的劳役负担增加,民怨开始积累。

    基于这情况,许多年后地方执政经验丰富的王安石,提出了“新差役法”。大抵就是不在义务服役的意思,王安石说了,官府要百姓做事可以,不过得花钱请人。

    于是老王和皇帝一起懵逼了,因为这两大脑壳就此得罪了整个天下有职田收入的官员。

    夺人饭碗如同那啥……总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是改革,必然触动一群人的利益,是利益就会有人用头破血流来维护,很显然,就要如同大酷吏商鞅一样的杀人。

    可惜赵匡胤开国就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宪章,大宋并没有杀官的土壤。

    这就是赵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特征。王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