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_第347章 典签李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典签李密 (第6/8页)

转,不用向银行贷款,也不用向百姓加税赋,还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你还有什么办法?”杨坚也知道眼下朝廷确实需要用钱,但他的观念里,除了加征战争税,或者向富人征税或者借钱,实在是没有其它的什么好办法了,总不能跟汉朝时一样,朝廷一缺钱,就卖官吧,那样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很简单。可以由朝廷向民间发行国债,债券上标示数额以及年限和利息。由百姓购买,到期后朝廷再连本带息支付收回。例如。朝廷现在可以发行五百万贯债券,规定三年期限,年利率为八分,债券金额可印制为一贯一张或者一百文一张。”

    发行债券,这是后世相当普遍的做法。

    但对杨坚和韦师来说,这却是一个相当新奇的提议了。杨坚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向天下的百姓发行债券,怎么看也比向银行的商人们贷款更体面些。不过。他对于债券的利息有些疑问,“向银行借款年利率六分,怎么发行债券年利率还成了八分,反多了两分?”两分的利率,五百万贯三年息,那就是三十万贯,向银行借三年九十万息,现在发债券三年一百二十万息,很大一笔钱了。

    易风摊摊手。“现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是年利率四分,如果发债券,三年期,起码得是双倍于存款利息啊。要知道。在银行,贷款基本上相当于同等存款利息的三倍了。之前大兴银行的六分年利率,那是因为特事特办。是银行对朝廷北方战事的支持。可如果是发行债券,那可是由百姓自发认领的。朝廷总不能指望每个百姓都有如此的大局观吧?”

    “可他们把钱存银行只有四分年利率呀。”杨坚表示不服。

    “可百姓不一定都要把钱存银行啊,他们还可以拿钱去投资。去扩大生产,收益大有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