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_第343章 副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3章 副相 (第6/8页)

rG

    杨坚倒也不是那种古板的人,听了之后,也立即明白了这种招标承包模式的好处。

    至于成本问题,易风则觉得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一个急救包能要多少钱?就算每个士兵配一份,可这种东西,一场战事一般配发一次就基本好了,后面就算再有补充,也不会多。一个急救包就算一百文两百文,那又如何,比起一个士兵的生命,这个成本已经很值了。朝廷虽然对府兵的抚恤投入并不高,但再不高,士兵战死沙场,或者残疾,朝廷也得拿出一笔不少的钱来抚恤。而如果士兵因为这个战场急救和伤兵疗养计划救回来了呢,那一份抚恤金不起码得值个几十几百个急救包的钱?这么一算,哪个更划算。难道杨坚还不明白。更何况,士兵战死伤残。不仅仅是抚恤金支出的问题。这个时代,人口是很值钱的,地方官甚至政绩考核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人口的增长。

    杨坚听后思考许久,然后道:“如此一来,成本不是问题,供应也能解决了,最重要的两个问题解决了。但是,还得救会士兵使用急救包。另外伤兵疗养还得建疗养营,最重要的是得需要大批的大夫。”

    这是新的问题,特别是大夫的问题,如果提供了药品,可却没有大夫,那伤兵的救治以及疗养计划也就没意义了。而大夫,向来是宝贵以及稀少的,就算朝廷征召,可也很难征召到足够数量的。

    “孙儿觉得这并非问题,我有一个计划可以大大弥补大夫数量不足的困难。”

    易风的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增加一批大夫的助理和专职的护士。这个时代的大夫治病,还是比较传统的方式,什么诊断开药等都是亲手为之。易风认为。其实在医疗营这样战时会出现大量病人,特别是外科创作病人的情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