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8章 燕云 (第2/6页)
理建立广袤皆千里的畿上塞围,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事重镇。 建造之初,拓跋圭是以当时中原的长安、洛阳为蓝图。 一百年前,北魏迁都洛阳,其后,北魏重心南移,平城做为旧都地位不再。而此时。由于内部阶级矛盾,也随着北魏政治的日益**而愈来愈尖锐,统治者日趋腐化,吏治逐步败坏,北方开始不断爆发起义。与此同时,北方草原上柔然却不断强大,开始屡屡进犯北疆。 最终爆发了北方六镇大起义,以及随后的河北起义、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北魏最终灭亡。分为东西两魏,最后又被北周北齐取代,直至最终由隋一统天下。 曾经最繁华的北魏都城平城,也不断的衰败。短短百年时间,就从曾经的天下第一大城,跌落成一个北方边疆上的衰败小城。 北魏迁都前。在平城置司州代尹,领四县。平城、太平、武周、永固。迁都之后,司州改为恒州。到了北齐时。于故代都置恒安镇,寻改为北恒州,移州治于故都西三十里的太平县,北恒州下设安远、临塞、威远、临阳四郡。北周灭齐,将县治西移,改称云中县,与恒安镇并隶于朔州。 而隋立国后,因皇帝杨坚之父名杨忠,为避讳改云中为云内,治所不变,隶马邑郡,下辖恒安镇。后废郡,止存州县二级区划,云内直接隶于朔州。 如今隋之云内虽是原汉魏之平城,但实际上,地址却早已经西移,北魏旧都平城,实际上是如今隋朝的恒安军镇。昔日繁华的北魏都城,如今也早已经荒废,只是千余镇戍边军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