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_第428章 不差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8章 不差钱 (第3/5页)

王底投上的标书,里面的内容让他意外,又让他欣赏。

    这次对于要发卖的诸多产业,易风实行的是分门别类,然后通过投标竞卖的模式。他没那个时间和精力一点点的讨价还价,而是直接把各项产业分成不同的门类,然后再细分标志底价。比如田产和房屋划分开来,而田产又以水田、旱田这样区分,再每样田又细分等级。如此分门别类,再划分区块,分成大小不同的许多个项,,有意竞标的根据自己的目标,对各个项目投标。所有的产业都套现,但可以用铜钱、绢、布匹、大米,以及金银支付,大米这样的不易运输的支付方式,则需要自己运输到怀荒交付。

    易风订下的底价都比较低,竞标人的出价只要超过底价就是有效竞标,然后最终价高者得。所有的竞标者都只有一次机会,标书截止时间前上交,然后统一开标。这种方式比起拍卖来,更快。避免了一项项的竞拍,费时费力。但这样一来,也有可能很能提起价来。易风对此倒是不太在意的,反正是意外横财,重要的是尽快套现,早点走人,免生意外。.ZWwx.ORG

    一些家族递上来的标书,价格都不太高,比底价高一些。对于最想要的部份,价格比的高些,但对于一般的项目,则往往只给了个底价相当的数字。

    唯独王家递上来的标书不同,王家参与竞标的项目很多,而且几乎清一色的都给出了高价。

    比如对于出售的田产,其中良田分为三等,一等田价为每亩三贯,二等田价为两千五百文,三等为两贯一亩。隋代此时的田地价格并不算高,立国初朝廷实行均田制,每人都能分上一百亩地。虽然身死不还的世袭田只有二十亩桑田,可那八十亩也是朝廷勉强拔给耕种,只是身死而还。虽然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