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晚餐 (第6/8页)
也只能是喝喝茶而已。尚书省的大权被杨素一手接管了,杨素干的很漂亮,并没有如高颎暗自期望的一样会搞砸,他做的滴水不漏,在数件事情的处置上甚至得到了杨坚的大力赞赏。门下省的纳言苏威。是大隋的开国元勋,早年还一度当过尚书右仆射。最得圣意之时一人身兼十几个重要的职务,连高颎都差点压不住他。后来终究被高颎借着一桩苏威儿子的案子。弄出来一个苏威结党案,引得皇帝猜忌,把苏威免职了。不过苏威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最后皇帝不得又起用了他,如今又做到了三省之一门下省的长官纳言。 高颎被罢相,苏威也是暗中高兴之人,他感到大好机会来临,想要向宰相之位发起冲击,想要重夺回尚书右仆射之位。甚至想要冲击首相之位。可他的高兴,很快就成了失望,杨素这个他曾经的属下,对于尚书省把持的比高颎时代更严,尚书省甚至侵夺了更多门下省和内史省的权利,内史令和纳言这两个宰相,越发的名不符实。 苏威不甘心,他想联合内史令向杨素发起进攻,可惜新任内史令子杨昭却是个无法依靠的。内史令杨昭。晋王杨广的嫡长子,才十六岁的年轻人,为天子养于宫中长大,性格最是仁厚。如今出任内史省的长官,主持内史省。内史省本称中书省,杨坚立国后。因为其父叫杨忠,因此避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改内史令。不过虽然名字改了,但内史省的职责还是一样的。是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内史省最重要的职责就拟诏下诏,因此内史令有参与决策的重要权利,成为宰相。可杨昭当了内史令,却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更多的时候,对于皇帝的旨意都是没有异议,皇帝说什么,他就让属下的内史舍人拟什么诏。找他商量对抗尚书省的侵权,对抗杨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