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七章 为加时赛做准备 (第2/5页)
对于门线技术,国际足联是非常反对的。 对于是否引入门线技术的讨论其实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当时托特纳姆热刺与曼城的一场英超比赛,因为边裁和主裁判都没有看到足球过线,托特纳姆热刺在最后一分钟的进球被判无效。 这件事情引发了国际足联开始对阿迪达斯的门线技术系统进行测试。 简单来说,就是在足球中镶入一个芯片,当足球穿过安放在球门区域的传感器时,芯片可以向裁判发送信号,这样主裁判就知道这球是不是进了。 但后来布拉特作为国际足联的主席,拒绝采用这个系统。 在南非世界杯之前,国际足联理事会通过投票,以六票赞成,两票反对的结果,宣布永久弃用这个技术。 结果就在南非世界杯上被打脸了…… 因为出现了英格兰对德国那样的事情,国际足联宣布重新开始讨论使用门线技术。 也难怪在布拉特的带领下,国际足联的形象不是太好你说总出这样的事情,这形象能好得起来吗? 考虑到欧足联的领导人普拉蒂尼对门线技术也是采取反对态度的,经过一番讨论,作为对这种技术的折中方案。门线裁判这个概念被引进了足球场。 从2010-2011赛季的欧冠联赛开始,以及2012年的欧洲杯预选赛中,增设门线裁判。每场比赛两个球门附近,将会各有一名门线裁判,他们配备无线耳麦,可以和主裁判进行交流。这两名裁判的主要职责是注意双方禁区内的情况,为点球等判罚提供可靠性性,争取让点球判罚的争议性降到最低。同时这两位裁判也负责确认进球与否的情况。 他们会密切注视足球飞进球门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