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_四百一十、聚人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百一十、聚人心 (第4/4页)



    相传马克吐温又一次听牧师演讲,觉得牧师讲得太好,准备起身捐钱。

    可牧师还在说话,他只好坐下,苦苦等待十分钟。

    发现牧师仍然无动于衷、慷慨激昂的演说着,他有点不耐烦,打算只捐些零钱。

    又苦等十分钟,牧师还在讲个没完,他心情糟透了,干脆决定不捐了。

    等到接近一个小时的牧师演讲完后,开始筹集善款时,愤怒的马克吐温分文未捐的同时,还从募款箱里偷走了两美元

    虽是一个幽默的小故事,但在心理学上它有重大意义,它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人的耐性和做事的冲劲是很有限的,一旦刺激过多、过强,刺激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事与愿违的逆反心理。

    这点,有些优秀的领导人可以靠着人格魅力和天赋直觉把握,可绝大多数人是把握不好的,往往造成物极必反的结果。

    幽默的故事如此,严厉的训诫更是。

    这就是为何当代很多家长与孩子之间冲突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件错事,一次两次说孩子会有愧疚感而反醒;三次四次孩子觉得厌烦;五次六次再说就会引起孩子叛逆,完起到南辕北辙的效果,激化与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这些官员,就是犯错的孩子,李星洲时刻在观察他们的表现,一旦到达那个点就必须改变,从而达到最好的凝聚人心效果。

    当低垂的目光发现有人前额紧皱,嘴唇因紧张而颤抖,李星洲知道差不多了。

    冷厉之中,他话锋突然一转:“你们其中也有很多人上本参本王,皇上已将名单附在家书中。”他说着从袖口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挥了挥。

    很多人顿时紧张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