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4节 (第5/6页)
不难看出,所有方案都是“权宜之计”,是概念上的取巧,而不是技术上的突破。 按照这个概念,周瑞也可以宣称自己的“卫星捕获器”是“空天机”了,谁说飞机一定得有翅膀?我隐形护垫不行么? 但概念偷换再多次,论作战能力毫无用途是改变不了的。 就像人偷了再多次,见了面还得叫嫂子一个道理。 目前所谓的“空天机”,机动性仅仅停留在可以降落的程度,响应速度慢,成本高昂,驾驶员选择严苛且需要航天级别的维生。 论航天比不过火箭,论航空堪称活靶子。 论威力不如导弹,论成本史密斯专员都直摇头。 美苏70年代,航天飞机路线打的火热,但渐渐自己也放弃了。 两个军备竞赛,拼到快把脑髓液都挤出来当燃油的家伙,都没有开发出什么基于“空天机”的武器。 “空天战机”?搞不了一点。 中国曾经是没实力玩“空天机”,后来有了实力,却也不是很感兴趣,太鸡肋了。 但对于中国来说,技术路线来到了一个很特殊的转折点。 因为周瑞出现了。 当你已经拥有一艘航母的时候,你能忍着不往上填飞机? “轨道机械平台”提供了绝佳的太空平台,让一整条路线,打开了新局面。 另外“空天战机”路线简直是为周瑞量身打造一般,极度对口! 他是那个可以统合“航空”、“航天”的人,也是手握“机械智能”技术的的人,更是一个顶级的发动机专家、一个战斗机专家、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这架还没影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