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0节 (第5/6页)
座位就在周瑞旁边,两人相视一笑,会议也正式开场。 开题报告是一个复大的院士讲得,但周瑞并不熟悉,这位60岁左右的刘姓专家,讲话内容比较泛泛,但将整个行业与领域串了一遍。 所谓储能,就是储存能源,这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广义上“电池”技术也是储能的一个分支。 至于为啥不直接叫“储电”技术,那是因为电力无法直接存储,只能利用如:电-化学能、电-势能、电-机械能等方式存储,然后再重新兑换回电。 所以储存下来的还真不是电。 电其实是一个很“作”的能源。 时间造成的波动,区域造成的波动,清洁能源受到自然环境影响造成的波动,一天到晚和个帕金森一样,抖个不停,还得即发即用。 这是物理规则和人类活动规律造成的,比死绿茶还难改,除非人类直接换科技树,否则哪怕以后“可控核聚变”点亮了,也得闷头搞储能。 赵院长小声说道:“解决不了储能问题,就无法高效利用清洁能源,两条腿走路,目前储能这边落后不少。” 周瑞点点头:“确实,钙钛矿虽然效率很高,但入网困难,许多地方太阳能都被叫做‘垃圾电’,天上飘过一片云都能有剧烈波动.也就太空上稳定一点.” 赵院长感兴趣道:“对了,你的南天门,用的是什么电池方案?” 太阳能电池板虽然带着“电池”两个字,但自身不储存能量,都是搭配蓄电池使用。 周瑞说道:“镍氢电池,空间站同款,没什么创新,当然轨道上的电力需求里,可靠才是第一位的。” 赵院长点点头。 电池技术有许多维度,民用主要考量方便、成本,而太空上显然这并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