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五、争执 (第2/4页)
们看到了,却不情愿这么去做。”李海顿尽量使自己平静下来,“也许他们在嫉妒东线的指挥官们,他们却无法得到这些荣誉。想想看,一位已经退役的将军,一个是原来在他们手下的指挥官,如今的声望要凌驾于他们之上了,于是他们变得失去了理智。”李海顿不无恶意地猜测着德军总参谋部里法尔肯海因们的心思。 “如果俄国人发起进攻该怎么办?”康德拉说出了他的担心。 “那我们就后退,撤到喀尔巴阡山一线,保存实力必需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李海顿说道,“这样俄国人的进攻将变得困难,很有可能掉头转向西里西亚,德国人就坐不住了。如果德国人不顾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我们何必在乎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 “那我们将会遭受来自盟友的强大压力。”康德拉说道。 “法尔肯海因拿我们当盟友了吗?”李海顿反问道,“如果德国人不满足我的条件,我宁可退出战争,单独与英法媾和,我想英国人将会非常乐意看到这些。” 康德拉吓坏了,有些吃惊地看着李海顿。 “我不介意你把我的想法告诉德国人。”他继续说道。 新年刚过,康德拉赶往柏林与法尔肯海因进行会晤,商议东线的战局,鲁登道夫将军也参加了这次会面。 法尔肯海因对康德拉向东线增兵的要求采取了拖延的策略,他声称不能从西线抽调兵力前往东线,只是答应尽快征集新兵组成新的集团军再派往东线。几人紧张地讨论和争执了一整天,但却毫无结果。 第二天,法尔肯海因又致电兴登堡说他认为将新组建的部队调往东线会造成严重后果,等于放弃了西线的一切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