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_139、兵进中亚(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9、兵进中亚(一) (第3/4页)

出了使用水路交通的建议。自清朝以来,中国人在蒙地经商或是行军打仗,都是依靠驼马车队进行旱路运输,水路运输几乎从未有人利用过。

    “实际上额尔齐斯河能够通行数十吨的内河货船,在布伦托海以下河段,在多水季节甚至能够通行上百吨的货船。现在从古城通往科布多的阿尔泰铁路已经延展到了额尔齐斯河畔的萨尔布拉克,利用水路运输能够为部队提供更多的后勤支持!”

    凌源想到了在离开科布多前参谋长的嘱托,实际上在这个冬天,国防军就在额尔齐斯河沿岸的一些城镇开始制造大量的机动木船,他此行的目的正是要检查地方的造船进度和河道疏浚情况。

    额尔齐斯河是阿尔泰山南麓我国唯一通向北冰洋的一条河流,其发源于阿尔泰山脉东段,在西西泊利亚平原北部汇入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中上游流域直到清代中期之前,都处于中国的统治范围以内,即使在《尼布楚条约》中,中俄两国的西北边界也是以巴尔喀什湖以西来作为两国的边界的。

    但是到了近代,随着罗斯帝国的崛起和满清的衰败,俄罗斯帝国趁着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机,趁机侵占了中国西北帕米尔地区包括伊克塞湖在内大约4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后又通过《伊犁条约》和《爱珲条约》侵占了中国西北天山以外包括整个巴尔喀什湖区和大部分伊犁河谷地共1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在这个时空,北洋政府基本上还维持住了清末时期中俄的西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