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5、苏门答腊(三) (第3/4页)
秦海铭当初在就任1026号潜艇艇长后,确实对它的性能大吃一惊,德奥两国在潜艇技术方面领先于整个世界,这是从一战时期就公认的事实,但他确实没有想到两国的潜艇制造技术已经能够达到目前的高度。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以smu40潜艇的优异性能,如果潜伏在水下,以同盟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会发现它的存在。 每个潜艇指挥官都希望自己能够象普里恩舰长那样指挥一艘潜艇,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潜入英国的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悄无声息地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然后安然返航。这位潜艇指挥官一举成名,真实力书写了一篇潜艇作战的传奇故事,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人物,也成了每一个潜艇指挥官心目中追赶的目标。 可惜,奥地利人对于潜艇的使用上与德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把潜艇部队当成了舰队侦察兵的角色:潜伏在水下,监听和监视敌人敌人的动向,然后向舰队发报报告敌人的方位和航向,不得轻易冒险攻击,根本不给潜艇指挥官们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只在很少的时候才允许潜艇部队去攻击敌人的运输船队。 秦海铭自出任潜艇指挥官一年多的时间里,根本就得不到大显身手的机会,只是在最近在进入南洋海域时,才得到了一些击沉日本运输船的机会。可惜,那些日本运输船根本没有护航军舰的保护,轻易就被送进了海底,他们也从来没有机会能够体会到令人惊心动魄的追杀与逃亡时的场面。 副艇长的声音从下面传到了小舰桥上:“在雅加达进行监视的潜艇在1小时前发出报告,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