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8、东线的冬天 (第2/4页)
0辆装备有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的改进型马克四型坦克,其性能远超另一时空中的德军装备。 而奥匈陆军也装备了2000辆重32吨的bt35型坦克和1000辆重达42吨,装备有83毫米坦克炮的bt39型坦克,而且乌克兰、顿河和高加索军队所装备的坦克本身就是德奥两国的产品,只有意大利装甲部队的装备略显薄弱。 朱亚什维利在在30年代为了防止军队威胁其权威,对训练有素、最有才智的高级军官进行了残酷清洗。整个“大清洗运动”对于需要大量优秀的专业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的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的影响更为巨大,苏军由于缺乏专业的指挥官,造成了战斗力急骤下降。 在航空部队方面,苏军虽然装备了近20000架作战飞机,但大部分性能落后,只有大约不到2000架新式的作战飞机,整体处于劣势。 战争只进行了一年半的时间,苏军的这些老式作战飞机就已经损失殆尽,若不是美英援助的近4000架飞机和大量的发动机和铝材,此时恐怕在战前装备数量占据世界第一的庞大苏俄空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即便如此,轴心国航空兵还是在东线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在轴心国开始大规模反击战役开始后的6个月内,俄国人损失的装甲车辆也像飞机损失一样巨大,总共损失大约17,000辆,占到了战前苏军装备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虽然苏军也装备了大量性能不错的kv-1型和t-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